“南海一号”第二次室内试发掘将在本月26日正式开始,13名队员由发掘人员和文物保护人员组成,发掘工作将持续到4月25日结束,为期1个月。
据此次发掘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海一号”的二次发掘将首次面向公众开放,公众有望现场观赏水下考古队员工作的真实情景,而在这次发掘中,包括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设备也将首次使用。
将确定古船首尾位置
据参与“南海一号”二次试发掘的领队刘志远介绍,此次发掘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确定古船的船头和船尾的位置,二是提取古船周边水和土壤的信息,三是为古船整船发掘积累经验。
刘志远称,首次试发掘并没有提取古船周边水和土壤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对未来古船保护至关重要,这次将在这方面有所突破,通过对提取土壤和水进行检测和对其信息的对比、分析,为未来古船的发掘和保护提供参考。
首用三维激光扫描仪
刘志远称,首次发掘主要以人工为主,而二次发掘将首次借助仪器,其中包括三维激光扫描仪和全站仪,从而更好地确定古船及船上文物的具体位置。而这将是首次运用于“南海一号”的发掘,发掘获得数据将十分重要,并为制定古船的整体发掘提供参考。
公众可现场观赏发掘
针对公众关心的“南海一号”试发掘将向公众开放的问题,刘志远称这次将首次正式对外开放,只要是前往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公众,都可以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三号馆——著名的“水晶宫”的水下观光走廊和考古工作平台,现场观赏到水下考古人员如何进行水下考古的真实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