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在岗人员普遍习惯了‘大锅饭’,缺少创新意识、忧患意识,观念陈旧、封闭,行业性的局限影响较为明显”,26日,在2011博物馆发展论坛上,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女士在演讲中直言博物馆行业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提出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
博物馆缺乏淘汰机制
在由北京市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市场推广与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11博物馆发展论坛上,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女士带来了题为《博物馆担当文化传播者的责任及诸多方法》的演讲。于平女士分析认为,有些文博单位开放方式单一,内涵发掘不够,接待服务不规范,讲解内容、展示方式陈旧。馆藏文物和藏品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新思路、新观念、新技术的应用有限,策划高端、有影响力的文物展览仍显不足。
于平女士剖析说,首先博物馆多属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在岗人员普遍习惯了“大锅饭”,缺少创新意识、忧患意识,观念陈旧、封闭。行业性的局限影响较为明显。其次,受现有博物馆管理体制、机制的局限,博物馆行业缺乏优胜劣汰和吸引社会参与的良性运行机制。多数博物馆运营质量主要依赖于其直属行政上级单位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力度,导致全市各博物馆在软硬件设施及内部管理机制、管理水平、员工待遇等方面相差较大,博物馆的整体质量参差不齐。
鼓励博物馆文化授权和产品开发
于平女士建议,现代化博物馆的发展必须从传统的以“物”为中心转向以公众为中心,真正敞开大门办馆,围绕公众需求创新博物馆工作观念、展示方法、传播手段以及保护和传承方式。她认为,博物馆的文化授权就是推广博物馆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据悉,博物馆文化授权在西方已有20多年历史,在国外每年创造着180亿美元的市值,但这项工作在国内还刚刚起步。对于博物馆产品开发,于平女士也寄予了厚望。她举例说,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世界许多著名的博物馆都早已对本馆的藏品进行新的创意研发。北京首都博物馆利用馆藏珍品元代青花凤首扁壶开发的挂坠、冰箱贴、耳环等等产品也受到了很多参观者的喜爱。这些成功的案例都在提示着人们:博物馆产品开发蕴含着巨大潜力,值得人们去思考、去挖掘。
建议大力扶植民办博物馆发展
在演讲最后,于平女士建议,应建立具有首都特色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即大力发展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及可以弥补本市博物馆门类中缺项的博物馆项目;鼓励代表北京特色传统文化、代表现代高新科技产业和行业或企业集团兴办博物馆,以弥补博物馆门类上的缺失。
她同时表示,应加大投入支持区县博物馆的建设,并要大力扶植民办博物馆发展。以此逐步形成以中央、市级大馆为骨干,以市、区二级博物馆为基础,以行业和私人博物馆为补充,覆盖首都城乡、布局合理、门类齐全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博物馆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