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明-赫斯特作品
艺术品的经济价值是现代社会中难以理解的谜题之一。如果在今年秋天伦敦国家美术馆举办的达-芬奇作品展上、一幅名为“Salvator Mundi”话能被公认是达-芬奇的作品的话,那么它有可能会卖到1.2亿英镑的高价。这本身是相当大的一笔钱,但要是考虑到它是达-芬奇的画作品,那么这个价钱与当前其它艺术品疯狂的要价就简直不成比例了——如果达明安-赫斯特的作品就能卖到7050万英镑的话,那达-芬奇的作品理论上应该比1.2亿英镑贵得多。
艺术品的价格从来也不是非常合理的。Frieze艺博会以及围绕它开办的各种商业画廊将会再次证明伦敦是当代艺术市场的一个中心。但为什么这个市场能够在其它市场的经济形势动荡不安时保持活力?
人们曾预言2008年爆发的财政危机会给艺术市场带来重大的打击——至少,在那段银行家们都担心起生计的时期看起来是这样的。在那年秋天的Frieze艺博会上,一位顶尖艺术家担心她的新展和经济危机在同一段时期发生会深受影响;接下来,她和其他人一样,为更艰难的时期做着准备。但画廊和拍卖行的销售记录却证明了结果仿佛不是那么糟糕。
想要知道2008年之后艺术品价格按照怎样的模式不断升高,我们只需要看看安迪-沃霍尔的例子。《Art Market Monitor》指出沃霍尔成交价最高的10件作品中,有7件是在2008年之后完成交易的。不过毕加索才是这股艺术持续繁荣浪潮中最大的赢家:在2010年,他创作于1932年的画作《裸女、绿叶与半身像》(Nude,Green Leaves and Bust)卖出了7000万英镑(合9500万美元)的高价。
艺术界财富持续增长的原因不难理解。在2008年之前为艺术繁荣创造条件的资金来源于财政部分。对冲基金界的明星人物Steve A. Cohen花800美元买下了赫斯特的鲨鱼。2008年对Cohen来说似乎没什么影响。他干得不错——在今年福布斯公布的美国富豪榜上,Cohen排名第35位。这就是很明显的一点。这位金融精英不负责任——有时甚至是不太合适的交易与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很大关系,但他们自己却还保持着成功人士的地位。
那么,财富仍在继续航行,各种艺博会以及用艺术这种顶级奢侈品来迎合财富需求的经销商也如此。这是好事还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