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5年时间,40款左右产品,30多亿元人民币募集资金……当资本遇上艺术,金融衍生品与艺术品之间的那些神秘光环,就再也没有消失过。真假难辨又天价迭出的艺术品、扑朔迷离又少人了解的资本运作,艺术品信托,无论在金融圈还是艺术圈,都被笼罩了一层神秘的光环。
从真假难辨到天价迭出,由艺术品自身人文风格特点而来的鉴定困难,使得假假真真的故事弥漫于整个艺术品市场。一夜暴富的传奇和天价赝品的故事在震惊四座的同时,也带给投资者“神秘”而“好奇”的冲动。
也正是如此,当有消息称,2010年曾经轰动艺术市场的《砥柱铭》已经悄然出现在某信托产品中,并已作为质押物募集资金4.5亿元时;当市场传闻,2011年春拍中,4.25亿元成交的齐白石《松柏高立图》为湖南某集团基金收入囊中时,艺术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上一片哗然。
业内人士尚且如此,对于艺术圈与金融圈之外的旁观者来说,要想穿透艺术品信托的神秘光环而一窥其真伪,就更加难上加难了。有着好听名字的艺术品信托基金如何运作;如何解决鉴定真伪这一难题;如何评估艺术品价值;如何控制风险;如何获得收益;几千万的资金投向了哪些艺术品,那些天价艺术品又是谁买的,到底赚了多少钱等等问题,让人们对于艺术品信托基金疑问重重。
神秘光环之下同比增长20倍
与留给人们魅影重重的印象相对的,是艺术品信托近两年的发展速度。
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69.16%,据用益信托工作室《2011年上半年艺术品信托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7家信托公司共发行艺术品信托产品14款,比去年同期增加11款,发行规模达到258645.5万元,较2010年同期同比增长1969.16%。
在普益财富研究员范杰特为本刊进行的统计中,记者发现,虽然艺术品信托的最初起源与2007年第一支单一信托艺术品理财基金——民生银行第一期艺术品基金“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银行理财产品不无相关,但直至2010年5月之前,艺术品信托发行量依然较小,规模也平均在5000万元以下。
用益信托工作室理财分析师雷雯雯也表示,其实,2010年,艺术品信托仅发行10款产品,发行规模仅为75750万元。
但这一情况在2010年夏天之后彻底改变了。2010年8月,银监会发布72号文收紧银信合作,2011年伊始,房地产信托开始受到监管,股市疲软。与此同时,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却昂首迈入“亿元时代”。2011年上半年,219家中国艺术品拍卖公司就已实现总成交额428.42亿元,同比上涨112.71%,天价迭出与市场火爆令人咋舌。范杰表示,以上事实,为“神速”发展的艺术品信托市场找到了最好的解释。
“神秘”源于不了解,“神速”则说明有盈利。对于身处艺术品信托市场中的人们来说,“神秘”和“神速”并不是解释艺术品信托的最好词语。
曾经参与民生银行第一期艺术品基金“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发行的北京邦文当代艺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陈波表示,如果非要将艺术品信托和基金置于艺术品市场分级中的话,那么,画廊是一级市场,拍卖行是二级市场,艺术品信托和基金的地位,其实,应该是两者中间的“1.5级市场”。
而对于正处在发展当中的市场来说,他觉得,这个市场其实很普通,也挺正常。
艺术品信托其实还是信托
除了连业内人士都觉得很神秘的、几个企业组合而成的“产业基金”以外,据记者了解,目前,一般的艺术品信托大致可以分为“融资类艺术品基金”和“投资类艺术品基金”两种。
融资类艺术品信托:类似“艺术品质押贷款”
一般来讲,融资类艺术品信托是目前国内艺术品基金惯常采用的投融资方式。由于目前国内艺术品鉴定和估值存在相当困难,藏家或机构无法将其所藏艺术品当作“质押物”用以向银行贷款,因此,一旦藏家或机构拥有相当规模的艺术品又没有合适的“抵押”渠道,一般情况下会选择使用“融资类艺术品信托”用以融资。
简单地讲,在“艺术品投资顾问公司”的操作下,个人藏家或机构所提供的艺术品需要经过专业的鉴定机构以鉴定真伪、由相关的评估机构评估价格,然后,再通过专业的信托平台进行艺术品质押、结构化设计等,进而形成艺术品信托基金。信托公司向委托人发售以募集资金,并约定明确的运行期限及预期收益率。
这也就是说,信托公司及其他销售平台通过向委托人发售相关产品获得资金,藏家将艺术品质押于信托公司获得贷款。一旦此类融资类艺术品信托到期,如藏家按时还款,信托公司将按承诺归还本金和收益,向藏家归还相应艺术品。艺术品投资顾问公司也相应获得部分收益。
如果融资类艺术品信托到期,藏家不能按时还款,那么信托公司将会按约定将抵押品拍卖以获得资金,用以偿还优先委托人的本金和收益,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再归还次级委托人的本金和收益。由于目前艺术品市场比较繁荣,艺术品价格在几年后往往高于最初的评估价格,信托公司、投资顾问公司也可取得不错的利润。
投资类艺术品信托:投资艺术品以获得超额回报
与融资类产品不同,简单的说,投资类艺术品信托往往借由信托平台向优先委托人、次级委托人募集资金,再以艺术品投资顾问公司或其他方式使用募集资金,并投资于艺术品市场。在选择投资标的时,投资顾问公司会按照合同内容选择相应艺术品种类。
例如,如果合同中规定信托资金务必投资于酒类,那么资金必须投向酒类市场;如果合同约定信托资金务必投资于书画市场,且对古代、近现代以及当代书画有比例限制,那么,投资顾问公司将会严格按照合同执行。
当然,由于信托合同和产品构成有着严格保密限定,因此,一般而言,信托公司和投资顾问公司会对其投资标的及其结构、运行方式严格保密。
由于国内艺术品信托运行时间非常短暂,往往只有2到3年,因此,某信托公司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以正在运行的一款2年期艺术品信托为例,目前,其已用3个月的时间投资完毕,而在信托资金完整退出之前的3个月,信托资金将不能进行投融资活动,因此,信托基金投资时间其实只有18个月左右。而这与国外七八年甚至更长时间运作艺术品信托有很大不同。
目前,在国内艺术品信托成立的过程当中,甚至募集资金之前,艺术品投资顾问公司就已经开始从藏家、画廊以及其他一级市场处,慎重而广泛地选择投资标的,提早并分别进行艺术品鉴定真伪和评估价值的过程。一旦投资结束,艺术品信托的退出过程即会立刻启动。一般情况下,退出过程将取道拍卖行,但这一过程将会被严格保密。正是因为紧密地连接着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因此,如果非要将艺术品信托置于艺术品市场分级中的话,艺术品信托在市场中,应该是两者中间的“1.5级市场”。陈波表示。
从退出机制上讲,如果艺术品信托完整退出并取得不错收益,那么,信托公司将按承诺向委托人归还本金和收益。一旦信托到期,但投资出现损失,那么信托公司将会按约定启动机制。先向优先委托人归还本金和收益,而次级委托人、担保公司、投资顾问公司等将按照合同约定承担损失。这也是其风控的重要方式之一。
创新还是诱惑:五问艺术品信托
作为艺术品和金融品之间的产物,艺术品信托到底是“桥梁”还是“诱惑”其实仍需要市场的检验。20多倍的增速已经说明其巨大的增长空间,但依存于艺术品本身以及金融衍生品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于艺术品信托而言,仍然是巨大的挑战。事实上,或好或坏的结论对于仍属新鲜事物的艺术品信托来讲都为时过早。但在艺术品信托刚刚兴起的路上,依然有诸多问题需要重新考量。
一问艺术品“真伪”:辨别艺术品本身“真伪”和对艺术品正确估价是艺术品信托永恒的主题之一。正规而有权威的艺术品“真伪”鉴定机构;独立、自主、了解市场动态的“评估”机构是艺术品信托得以筹备和建立的前提。艺术品信托到底该如何确认艺术品的“真伪”,到底该如何正确估计艺术品当下和几年之后的“价格”,到底如何确保艺术品“正常退出”,是相关机构应当注意的核心。
二问拍卖行“正规”:拍卖公司是艺术品信托退出的过程当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机构之一。由于国内艺术品投资顾问公司往往与拍卖公司、信托公司亲缘关系明显。
虽然其往往能发生更多的协同效应,共享客户资源,但由于拍卖行在艺术品信托资金退出过程当中举足轻重,因此,金融资本应如何在介入的同时,如何控制自身风险也显得十分重要。
三问投资者“教育”:艺术品市场的狂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入场。金融市场的发展也为更多有实力且不熟悉艺术品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融资渠道。但由于投资者经验有限,且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以及艺术品金融市场的发展,应教投资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如何尽最大可能避免风险获得收益,使投资者明了风险与收益的对等,如何正确认识艺术品信托,也是一个问题。
四问产品“构成”:由于艺术品本身的神秘性以及艺术品信托的保密要求,再加上藏家心理对于“艺术品信托”的不了解,艺术品信托的构成本身就像一个“谜”。对此,相关信托公司人员曾解释说,由于产品构成复制性较高,因此无法公开产品构成情况。且很多信托公司坦言,一旦藏家知晓某些作品为基金公司退出所用,那么,艺术品的价格要么将会被“严重压低”,或者,将会因藏家心里变化而“无人问津”。因此,艺术品信托产品构成似乎只能从信托公司的年终审计报告中,寻找到蛛丝马迹。但如此神秘该如何监管,一旦遇到投资纠纷如何保护投资者利益,投资者如何正确认识艺术品信托产品构成进而评估风险,也着实令人关注。
五问风险控制“机制”:虽然所有信托公司都宣称有足够强大的“机制”以应对艺术品市场和信托市场随时产生的风险,但由于目前艺术品市场价格高企,因此,如何以专业而金融的手段规避风险,合理教育投资者认清艺术品信托,以有规律的金融业专业方法有效控制艺术品信托市场可能潜在的风险,也是有责任的相关机构应对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