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玉衣
近期一则新闻颇受关注:几位国内知名的鉴定专家,为一公司老总自制的“金缕玉衣”开出24个亿的天价评估,老总据此骗贷10亿元。事情曝光后,舆论哗然。骗子固然可恨,可人们还要追问,既是权威专家,为何会看走了眼?据报道,拿了几万元评估费的专家们,连“金缕玉衣”的玻璃罩子都没打开,只是围着玻璃柜看了会儿就作出了判断。这一事件影响了鉴定与收藏行业的公信度,也对专家学者这一群体的社会声誉产生了负面影响。
专家,这一长期以来受人尊敬的称谓与身份,如今却屡遭质疑。有的专家被戏谑为“砖家”,因为他们的言论和作派不被人认同,甚至遭到许多人批评,在网上挨了不少“板砖”。为何会如此?
且看一些不受欢迎的专家们的表现:有的过于自信。例如,有专家在谈到汶川地震后异地重建时竟然说,“不用去现场调查就知道那里的情况,因为我是专家”,引发公众不满;有的喜欢讲过头话、“雷人”语,如 “经济学家就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房地产没有泡沫,因为离婚、包二奶都要房,未婚同居刺激了购房需求”等等,伤害了民众的感情;有的不满足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表见解,而是经常“越界飞行”,说了不少“外行话”;有的喜欢说别人听不懂的话,生僻拗口的术语令人摸不着头脑;有的则远离大众,三缄其口,例如,当张悟本“绿豆茄子包治百病”之说泛滥,众多患者受骗上当时,正宗的养生专家不愿站出来批驳与纠正。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专家并不缺少专业知识与智慧,但受利益驱使,或迫于某些“压力”,而作出不正确的“判断”。还记得,数年前陕西“华南虎照”事件中,在普通摄影爱好者都看得出来那是张年画的情况下,相关专家仅仅开了个茶话会般的研讨会,就给出了“此照真实”的结论,从而“改写”了野生华南虎的生存环境。还有的专家热衷于“赶场”,出席一场成果鉴定会,往那儿一坐,说几句话,就可以获得数千元酬劳。在一些学科领域,邀请方、中介机构与专家学者之间,形成了一条“产业链”,频繁走穴成为专家的“主业”。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与金钱和利益纠缠在一起,专家的观点很可能“言不由衷”。
如何重塑专家的社会声誉和形象,维护学术尊严?首先,还是要讲道德自律。身为专家学者,说话和行事应该具有“俯仰无愧”的知识分子风范,应坚守专业精神和学术操守。在一般人眼里,“专家”之称谓好比一件“金缕玉衣”,是对一个人专业素养和社会价值的肯定,所以专家们要爱惜,切莫使之变成“败絮”。同时,有关部门还应从制度层面规范专家学者的言行。目前的情形是,一些专家即便做了不符合实际的“鉴定”,也不必承担什么责任,犯错的风险太小,而利益的诱惑很大。是否可借鉴别国的做法:今年7月,美国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医学院完成了历时三年的调查后,决定处罚哈佛大学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约瑟夫·比德尔曼和他的两位同事,因为他们没有报告自己从制药公司收取的咨询费,违反了有关“利益冲突”的条例。这个案例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在大学或科研单位任职的重要专家,是否需向有关部门公布自己额外的收入来源?这有助于维护学术尊严,也有助于树立公众对专家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