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统计,五分之四以上的“中国当代艺术”是被国外极少数收藏者所购买,以至他们成为了拥有大量“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大庄家。海外资本投机者拉动这些东西在短时期内巨额升值,并将他们的价值标准强加给中国人,而国内的资本却不得不只能成为被动跟随的跟风者。然而最后真正获益的却是少数西方投机者。因为其中没有终端的专业藏家参与,所以被恶搞了的“中国当代艺术”根本就没有真正形成国际艺术收藏的板块。
某些中国当代油画中的丑态图象表现为:形态丑陋或呆板、色彩媚艳或苍白、趣味怪异或庸俗,以及运用图式化的中国政治符号等形式。他们采用丑化人物、反讽政治的方式来表现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现象。这些文化垃圾并不能真正表达对当代社会的文化反思,而是一种样式化、片面化、庸俗化的低级文化形态,是一种文化无知和思想浅薄的表现。“丑恶”和“媚俗”已成为中国当代绘画的一种时尚、一种潮流,并假扮成一种前卫的姿态,影响着中国当代绘画的主流艺术审美,以“当代”的名义对艺术进行着恶搞。
值得商榷的市场“审丑”风
早在二十多年前国内的“85美术新潮”时期,西方某些利益集团也已经在中国大陆外围的一些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的东南亚和港台地区,花巨资灌输他们的思想价值体系,如同设下了一个文化价值观的圈套。在今天,那些被市场所吹捧的“当代艺术”,无不折射出代表西方价值体系的强大文化攻势已经在中国当代艺术界产生了一定的“战略效应”。
近百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东西方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发展已严重失衡,导致了西方文化价值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世界的文化话语权。因而中国的当代艺术在某些人眼中,似乎需要得到西方的认可才能名正言顺。面对金钱的诱惑,为了满足西方人披着商业的外衣而隐藏着的、不可告人的文化侵略,一些“艺术家”完全出卖了灵魂,完全抛开了自己的文化良知和人格品德,制作的一些低俗或媚俗的丑态图式以及政治映射的符号,去主动迎合西方社会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想象,使自己的“丑态”变成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如同“耍猴”般地供西方人“观赏”,并以此为荣。虽然人们无法对这些“伪艺术”产生敬仰之情,但是对它身后的价格数字可能发出了“惊叹”!他们在得到了金钱和“荣誉”的同时,或许也满足了部分投机者的需求,却难以使大多数的中国观众产生由衷的艺术共鸣。长此以往,西方文化价值体系一旦全盘替代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话语权,那么善良的人们就会不知不觉地中了它们的圈套。
警惕“新锐艺术家”的学术缺失
现在有些“当代艺术家”,在自己的工作室,准确地说是生产工厂,组织二、三十名工作人员,疯狂地制作和生产这些被西方“认可”的当代文化垃圾,完全失去了艺术创作的态度和意义;还有在一些美术院校,许多对社会没有有深刻认知、没有生活丰富体验、没有学术独立的在校学生,已经被某些美术机构或画廊签约,并被包装、策划成所谓的“新锐艺术家”,这不是在欺骗艺术爱好者和收藏者吗?这现象本身就是对艺术的亵渎和恶搞。
最近一期的美国《艺术报》中,西方评论家直指中国当代艺术的混乱现状,认为“能被称得上当代艺术的中国绘画仅二成而已”,并指出“中国艺术市场绝非单单的不成熟,艺术评审和艺术教育问题更严重”。种种迹象表明,国内的一些“伪”当代艺术越来越被人们所识破,并被世界主流学术界所质疑。
当代的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必将带来大国文化的崛起。艺术家、理论家和收藏家应该坚持自身的文化立场和审美主张,坚持站在本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的高度上去思考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坚持以学术独立的角度去考察包括西方文化价值体系在内的当前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现状。
郭庆祥 1993年涉足书画收藏,成立玥宝斋,1997年至今负责大连万达集团的企业收藏。去年,郭庆祥针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撰写了一系列“炮轰”文章,引起了较大争议,并因此入选“2007艺术权利榜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