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斯·菲舍尔巨型户外雕塑《无题(灯/熊)》
全球知名的艺术品信息公司Artprice定期推出国际艺术市场热点排行榜,从最新一期榜单“全球十大当代雕塑拍卖纪录”,投资者可以一览国际艺术品市场的当代雕塑(Ultra-Contemporary Sculpture)投资新动态:居于榜首的是价格迅速飙升的瑞士艺术家乌尔斯·菲舍尔(Urs Fischer),其巨型雕塑《无题(灯泡/熊)》在5月份纽约佳士得以600万美元成交,使他成为身价最高的40岁以下艺术家,而名列榜单第十位的雕塑作品拍卖价也在43万美元以上。
由乌尔斯·菲舍尔领跑的当代雕塑涨势并非孤立,2010年国际雕塑投资市场日渐火爆,以2月初艺术大师阿尔贝托·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的青铜雕塑《行走的人》拍出1.043亿美元天价为信号,雕塑投资板块整体预热。《行走的人》刷新了毕加索保持长达6年的艺术品拍卖最高纪录,虽然不久即被毕加索以《裸体、绿叶和半身像》夺回,但贾科梅蒂仍是少数能与毕加索竞争世界纪录的大师,数据显示五年内其作品价格上涨了429%。贾柯梅蒂的崛起代表着现代雕塑的崛起:十年间雕塑的整体价格增长了50%,销售额增加至3倍,而仅去年一年雕塑价格的涨幅就达到了14%,远高于绘画价格的涨幅(8%)。在雕塑艺术的市场价值整体向一个新的高度提升背后,是高端投资者对现代及当代雕塑前所未有的强烈需求,雕塑作品为2010年全球艺术品拍卖的10大天价贡献出4席,均在4000万美元以上,与油画平分秋色。
在国际雕塑的拍卖价格日益攀升推动下,不少外国投资者开始关注中国雕塑。根据Artprice发布的全球当代雕塑艺术家拍卖排名,中国雕塑家展望以130万欧元成交总价进阶第七名。展望的个人成交记录屡次刷新,雕塑代表作“假山石系列”之《假山石No.131》在去年香港佳士得秋拍售出547.8万元。然而对于艺术品投资者而言,除了表现优异的个股,更为关心的是中国雕塑投资市场的总体状态,那么,目前中国雕塑艺术投资市场具有哪些特性呢?
综观中国雕塑投资市场的发展现状凸显出两大特点,即整体价位低、市场交易量小。国内除隋建国、展望、向京等市场上创高价的雕塑艺术家之外,普通雕塑作品的市场价一般不超过10万元。以广州嘉德的油画雕塑拍卖专场为例,123件拍品中仅有15件为雕塑,成交价多在2万至5万元。即使是国内顶尖的雕塑艺术作品,其价位与国内绘画或国际雕塑的价位相比,也不在同一量级。譬如向京的典型作品《彩虹》2009年在香港苏富比以360.7万港元“高价”成交、隋建国的作品《衣钵》以314万港元成交,而张晓刚(微博)等人的当代绘画价格早已突破千万元,国际雕塑拍卖市场上成交价高于2000万美元的雕塑屡见不鲜。国内雕塑投资的市场交易量也较小,统计显示1995年至2006年,国内20多家拍卖公司的雕塑总成交额仅1.36亿元人民币。
笔者认为,中国雕塑投资市场特性的形成因素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内对雕塑投资的推广不足。雕塑常以配角身份出现在油画及当代艺术专场,而西方则设有专门经营雕塑的画廊、展览和拍卖专场。现代雕塑进入中国只有百余年的历史,在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美学教育下,大众普遍将雕塑艺术归为“工艺品”,误认为雕塑的艺术性较弱。公众较低的认可度导致雕塑的主要购藏者是美术馆等非盈利机构以及国外投资者,国内个人投资收藏雕塑尚未形成风气。其次,雕塑可以作为公共艺术纳入城市建设,发挥社会效应,这一部分雕塑主要由政府和企业采购,属于私下交易,其价值没有算入拍卖市场。据称国内城市雕塑与个人收藏雕塑比例高达8:2,而西方国家几乎相反。再次,雕塑的市场供应量小,这是因为雕塑家相比其他类型艺术家数量较少,雕塑的训练相对更难、培养时间更长,雕塑本科需要5年。雕塑的体积大、成本价格相对高也制约了收藏大众化,例如高1.2米的铸铜雕塑单材料成本就至少3000元,再加上长达数月的创作时间和多人参与的工序,市场价几乎已逼近成本价。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国内雕塑投资当前仍处于低价位运行,在中国书画艺术市场亿元时代以及国际雕塑投资市场的高价值预期下,升值空间巨大,同时雕塑供给少而需求量在迅速扩张,笔者认为这为谨慎寻求“潜力板块”的投资者提供了机遇,对雕塑有兴趣而资金有限的收藏者可考虑从衍生品入手。投资雕塑时还应注意:一是区分雕塑的材质如铜、不锈钢、玻璃钢等,其中铜质较贵,而其他如玻璃钢较为便宜;二是雕塑的版数,国际惯例雕塑作品版数上限为10件;此外,体量较大的雕塑在保存与运输方面应特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