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立即注册
全国艺术网,全国商家联盟,全国艺术黄页,全国艺术新闻,全国艺术联盟,全国艺术家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讯 » 国际视野 » 正文

美国艺术品市场的潜规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12  浏览次数:542
随着安迪沃霍尔引领的流行艺术成为潮流,美国艺术工作室再度大行其道。成名艺术家只动脑子,把具体创作丢给一群助手美国知名艺术

随着安迪·沃霍尔引领的流行艺术成为潮流,美国艺术工作室再度大行其道。

成名艺术家只动脑子,把具体创作丢给一群助手

美国知名艺术家杰夫·孔斯绝对称得上“高产”。他每年出品10幅画作外加10座雕塑。在过去4年间,他有6件作品登堂拍卖,成交价在1100万至2500万美元(约合713.3万至1621.3万元人民币)之间。可是按常理说,一位娴熟的艺术家可能1年也画不完1幅画,孔斯是怎样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的?有知情者透露,秘诀就藏在他的工作室中。

工作室中的秘密

2011年5月的一个午后,记者走进孔斯位于美国纽约的巨大的工作室,亲眼目睹了令人震惊的一幕:房间的一面墙被一大块油布满满覆盖,十多名年轻的助手围着它忙碌。有人一手拿“作品创意”一手握刷子,蹲在油布的一角上色;有人正把几种不同的颜料混合在一起,调出想要的颜色;还有人登上脚手架,舒展开油布靠近房顶的部分……整个工作室,就像是一个大作坊,助手们就像一台台机器,在“作坊主”孔斯的监督下制造产品。

一个年轻人告诉我:“这里有明确的等级和分工。我们只是最低等的助手,上面还有数名助理经理,再上面是一名主管,最高的是一名总监。每个人都分配有不同的任务,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合作。”

孔斯对自己的角色也毫不掩饰:“我雇了150个助手帮我干活,自己无须动手,只要将创意跟他们说清楚,让他们照办就行。”“我全身心地监管每件作品的出产过程,周一到周五都在工作室,尽量不外出旅游。因此买家不用顾虑,你看,这些画跟我自己亲手画的没什么两样。”“那在您众多的作品中,哪一部分是自己亲手做的?”记者问道。孔斯狡黠地笑了:“哪部分?……我想是签名吧!”

“多做多赚”取代精益求精

在美国艺术家圈子中,像孔斯这样高调承认靠工作室创作的不多,但聘请助手协助创作已经成了圈中默许的“规则”。随着全球艺术品价格水涨船高,艺术家们面临着“多产多赚”和需求增多的双重刺激。正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家画廊的老板马克·穆尔所说:“他们必须作出选择,要么聘请助手,要么自己亲手慢慢做,但万一赶不上敏感而无常的市场要求,他们就可能被抛弃。”大多数艺术家都不愿意冒这个风险。纽约著名画廊“齐姆和赖特”的股东亚当·西弗尔称,自己画廊中的“大师级”作品中每6幅就有1幅是助手操刀的。

在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市的一家艺术画廊中,已故3年多的画家索尔·勒维特的作品正在展出。画家生前的助手约翰·霍根肯定地说:“一笔都不是他的,最多仅仅是有勒维特的构想在里面。画廊的人也明白这一点,但居然没有人皱一下眉头。”霍根说得没错,这些画的真正作者是一支16人的团队,其中5名是勒维特工作室的助手,还有11名是画廊雇用的画家和学生,他们一起完成了总面积约204平方米的“勒维特画作”。

相似的“奇迹”也发生在画家安杰拉·克鲁兹身上,她5年前得了中风,手已经不听使唤,但打着她旗号的色彩鲜艳的油画,依然源源不断地被运进画廊。她直言不讳:“我会视工作量雇三四个助手,还有一个工作室主管。我给他们指导,他们做我想做的一切。只要我能说,就等于我能画。”

 

 
 
[ 艺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艺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岭南地图 | 粤ICP备11062658号-3
岭南艺术网,岭南艺术商家联盟,岭南艺术黄页信息,岭南艺术联盟,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
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2008-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lnarts.com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