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立即注册
全国艺术网,全国商家联盟,全国艺术黄页,全国艺术新闻,全国艺术联盟,全国艺术家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讯 » 艺术岭南 » 正文

东莞文化60年:从“文化沙漠”到香溢四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30  浏览次数:510
60年,东莞发生沧桑巨变,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的南方农村到如今闻名世界的制造业名城。东莞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也推动了文

 60年,东莞发生沧桑巨变,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的南方农村到如今闻名世界的制造业名城。东莞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也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从曾经凋敝凄凉的状态到百花齐放的“文学莞军”,曾被人们质疑“文化沙漠”的东莞,在新世纪变成了有声有色、莞香溢四方的文学热土。

 上世纪50~60年代初

 多反映农村生活赛诗会很流行

东莞文学第一个醒目的坐标是40多年前陈残云所写的长篇小说《香飘四季》。1958年3月~1960年3月,陈残云在东莞挂职县委副书记。挂职期间,他来到农村气味浓厚的水乡麻涌蹲点,并以自己在东莞的所见所闻为题材,以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用一年多的时间,创作了37万字的长篇小说《香飘四季》。这本小说生动地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东莞水乡的面貌,小说广为流传并被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故乡情》。甚至2008年麻涌镇政府牵头创作献给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大型组歌也名为《香飘四季》,足以见它的影响力。

与陈残云一样,上世纪50、60年代东莞作家的作品更多取材于东莞本地的历史变迁,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反映当时农村的生活故事。在写作题材上,也以民间故事、诗歌等为主,小说、散文比较少。当时出名的作者有谭日超、陈庆祥、李逸江等,作品多发表在《东莞报》副刊《运河》、《羊城晚报》副刊《花地》以及《广东文艺》杂志等刊物上。当时东莞出版的文学作品集也很少,1963年,东莞县文化馆出版了一本《1961~1962年群众文艺创作比赛得奖作品选》,仅薄薄十几页。

除了贴近本土的文学创作外,上世纪50、60年代的东莞还很流行一种群众文化活动──赛诗会。无论是公社礼堂、公共食堂、田间地头,到处都是赛诗现场,“大伙白天在大队劳动,晚上就把自己创作的民歌拿出来比赛。”曾任东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东莞市文学会副会长、现年67岁的作家莫树材告诉记者。

“另一个娱乐活动就是看电影了,看电影在当时的农村是一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活动,播放的影片多是战争题材,如《南征北战》、《地雷战》等影片。当时大家看电影的热情很高,一般吃完晚饭人们就带上小板凳早早的在操场上抢座位,到电影播放时,操场上只看到黑压压的一片,好几千人呢。”莫树材表示。

上世纪60~70年代前期

文坛百花凋零 多为歌颂题材民歌

1966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文艺界成了“重灾区”。各种文艺刊物全部停刊,一时间文坛万马齐喑,文苑百花凋零,在此大环境下的东莞文学也脱不了凋零的命运。“当时东莞作家以写民歌为主,内容多为歌颂大好形势和工农业发展,写其它题材的作品很少,小说、散文根本没地方发表,群众创作不活跃。”莫树材告诉记者,“当时我也以写儿歌为主,作品一般是发表在《广东儿童》等杂志上。”

“文革”时期,群众平时能看的也只是《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样板戏。

“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东莞的文艺创作气氛才稍有好转。”莫树材回忆道,“业余作家文风比较好,大家开诚布公,互相鼓励,举办创作培训班时十几个人睡在招待所里,睡觉前大家一起谈创作,谈着谈着写作提纲就出来了,稍微整理一下就可写成小说、散文。”

改革开放后20余年间

涌现大批实力作家 文学创作繁荣

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0年的20余年间,东莞文学创作大繁荣,涌现了一大批有实力的作家,如邓慕尧、李逸江、莫树材、周世勤等,作品内容反映东莞农村改革开放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写作扎根于地方经验,以乡土人文景观为核心,具有地方志特征和精神地理学意义,如陈庆祥的《孖女》、《我们正年轻》,邓慕尧的《选村官》、《迁居》,莫树材的《三月荔花香》,李逸江的《哑女姻缘》等。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东莞文艺的发展还处于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东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东莞群众艺术馆文艺创作部副主任方舟回忆说,“1991年长安举一个文学征文比赛,原本是想评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结果只收到10来份作品,最后实在评不出来,只好每人奖励一个热水瓶。1992年初长安举办了一场交谊舞比赛,当时参加的人数不到20对,其中大多数还是一家企业里刚分配来的大学生,而且评委根本找不到,最后只得从市里请了一个专业评委。我那时刚学会一点,也被赶鸭子上架当了一回评委。”

对此,东莞群众艺术馆馆长助理刘影也深有体会。1992年她从广州来到东莞,来到东莞后看的第一场舞蹈比赛就让她大跌眼镜,舞蹈动作、舞蹈编排都有问题,根本称不上是舞蹈,让作为评委的她不知该如何评价。“上世纪90年代初东莞女性的穿着非常传统,一般的东莞妇女头上扎着红头绳,身穿碎花衣服,年轻一些的女孩子也不会化妆,化妆会被看成是不正经。去广场跳舞更是不可能,绝对会招来骂声。当时东莞妇女基本上是围着锅台转,闲时生活主要是打打麻将。”刘影介绍说。

上世纪90年代中至2000年

文化步入快车道 卡拉OK大流行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东莞文化发展步入了快车道,1994年东莞市作家协会成立时会员只有20余人,不久后,东莞的多个镇区也设立了作协分会,每个分会都有30多人,算下来接近1000人。“1995年长安镇举办的青年文学大赛,一下子就收到100多篇作品。”方舟欣喜地看到其中的变化。莫树材也表示,“上世纪90年代以后,文学创作的势头更猛,当时东莞文学创作有本地作家和外来作家两部分力量,东莞文学迎来了外来作家入莞的高峰期。”当前活跃在东莞文坛的作家有詹谷丰、胡海洋、杨双奇、柳冬妩、汪晟、方舟等,他们大多数于十五六年前来到东莞。

在这期间,东莞群众的娱乐生活渐渐丰富了起来。看电视、看录像成为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人们的主要娱乐方式。“上世纪90年代初,卡拉OK开始在东莞出现,很快得到一些年轻人的喜欢,越来越多的卡拉OK厅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有时还出现预约或排队等候的场面。”36岁的冯先生就是当年卡拉OK厅的欢唱者,“那时都是在大厅里面唱,观众越多,越唱得来劲。”

进入新世纪

作品屡获大奖 “文艺莞军”百花齐放

迈入新世纪,东莞市确立了新的城市定位,首次提出“建设文化新城”的概念,并提出要把东莞打造成“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和“广场文化之城”,由此也开启了东莞文化蓬勃繁荣发展之路。

东莞总投资超过15亿元建设了玉兰大剧院、东莞展览馆、东莞图书馆、群众艺术馆等的文化设施。目前,东莞市共有村镇文化中心80多个、图书馆(室)390个、文化广场447个、农家书屋140间,文化设施占地总面积4339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21万平方米。

东莞的群众文化也形成了以文化广场为主要阵地,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出现了文化活动举办常态化、组织社会化、运作市场化、打造品牌化的发展态势,营造出“天天有舞会、周周有晚会、月月有比赛、处处有讲座(展览)”的浓烈文化氛围。仅2007年,东莞市举办全市性广场舞活动1.2万场次、综艺晚会867场、专场比赛320场、各类艺术展览活动280期,参与人员达1000多万人次。

东莞还创作了一批精品力作。在东莞创编合成制作的中国音乐剧《蝶》获得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最高奖,成为第一部走出国门的音乐剧;中国歌舞团东莞分团(东莞歌舞团)围绕东莞题材创编的大型音舞诗画《玉兰谣》参加广东省第九届艺术节,获得剧目二等奖等九个奖项。镇(街)创编的粤剧、小品、舞蹈、歌曲等群众文艺精品屡获国际、国内大奖。莞城区“文化周末”合唱团在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中摘取金奖,成为该组唯一夺得金奖的中国团队;洪梅醒狮民间舞蹈《南国醒狮攀高峰》在中央电视台“CCTV第四届电视舞蹈大赛”中获得“十佳作品”奖和秧歌组表演奖第二名。

最近几年,东莞文学更是发生了巨大的飞跃,出现了一些标志性的事件和代表性的作家。2005年以来,东莞作家陆续密集地获得许多有分量的文学奖项,东莞文坛出现了“史无前例”的丰收景象。柳冬妩在2005年获得全国性的大奖——第五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打工诗人何真宗也在2005获得了首届全国鲲鹏文学奖诗歌一等奖等;2006年曾明了和汪晟分别凭借中篇小说《黑嘎》和《子非鱼》荣获第七届广东省鲁迅文学奖;同年3月,17岁的东莞作家王虹虹获得第15届广东省“新人新作奖”。

2005年7月全国首家地级市文学艺术院—东莞文学艺术院正式运作。2006年4月,东莞文学艺术院首届签约创作启事,签约后作者除了可得到每月3000元的补助外,还有举行专家研讨会的机会。对此,作家方舟深有体会:“东莞有非常好的激励制度和政策,签约创作不仅给了动力,也给了压力,作家写作要求会更高。”此外,不少作家的作品在出版时也能得到资金扶植。对此,国家一级作家曾明了也表示:“签约后每月补贴3000元,对于有的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些年轻作家来说,可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专心写作。”以描写西部闻名的曾明了,2006来到东莞,现任东莞文学院职作家,最近几年接连推出《身体的真相》、《子弹与花》等力作,并以长篇小说《百年莞香》填补具有东莞意象作品的空白。在创作长篇小说《百年莞香》的过程中,曾明了对东莞良好的创作环境深有体会,“无论是镇区的基层文化工作者还是文联相关负责人、政府领导,他们都无私地为我们提供支持和帮助。”

对于近几年东莞文学的跨越式发展,曾明了表示,“东莞文学经过长期的积累,如今处于一个井喷式发展阶段。”方舟也评价说:“东莞当前的文学状况不管是长篇、中篇、诗歌、散文还是报告文学、网络小说各方面都有突出的作者,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作家队伍最整齐、整体实力最强、成果最多,也是最好的一个时期。”
 

 
 
[ 艺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艺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岭南地图 | 粤ICP备11062658号-3
岭南艺术网,岭南艺术商家联盟,岭南艺术黄页信息,岭南艺术联盟,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
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2008-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lnarts.com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