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于9月11日至10月10日,呈现设计实验展——“Butterfly Theory | 关于蝴蝶的设计思考”,展示了中国人民大学设计创意与模式创新工作室14位设计师的倾心力作,为大家带来一场不同以往的沉浸式艺术体验。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为郑晓红副教授及其团队颁发了证书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为郑晓红副教授及其团队颁发了证书 展出作品涉及装置、交互影像、灯光艺术等不同媒介,以探索人类智慧、知识和创造力之隐形力量“Theory”为特征,从“蝴蝶”所具有的象征意涵,思考和探寻生命背后看不见的力量,从微观世界中窥见宏观命题,形而上哲思与诗性冥想贯穿始终。策展人郑晓红副教授喜用寥寥数字来概括展览和作品的主旨,此次展览“Butterfly Theory ”所创造的,不仅仅是设计产品,更类似于人生的道具,这些道具,是将观者带到超现实世界的“蝴蝶”翅膀。
《梦》江河觅源、朱希、方苹
《卵》赵义玲、陈柏安、张天时
中国人民大学设计创意与模式创新工作室从2015年起,已经举办了近十次设计实验展,此次“关于蝴蝶的设计思考展”展,是近年来规模最大、持续创作时间最长,“無为设计”实验性学术展览。对于郑晓红副教授来说,“無为的设计,蕴含了更多的价值观、选择性和想象力,可以推动设计不断创新,令习以为常的事物焕发出全新的精神魅力,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前行的原动力。”
《茧》任璐、李瑾仪
展览学术主持、著名美学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牛宏宝教授认为,本次展览的 “设计思考”具有极高的学术意义,“思考”是思维的一种探索活动,是在思维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力,如果说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是经济发展的动力,那么“思考”就是设计创新不可缺少的基因。
9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与艺术学院领导、博物馆领导、众多专家学者、艺术家、设计师参加了开幕式,共同观赏了作品,高度肯定了展览总策划、艺术学院郑晓红副教授及设计创意与模式创新工作室的创作成绩,本次展览至2018年10月10日结束.
《蝶》冯帆、牛洋
《灵》徐甸、王玺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