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城市:河南·郑州
策 展 人:杨向东 郭怀瑾
学术支持:赵盼超
参 展 人:付爱民
开幕时间:2014年5月1日上午10:00
展览时间:2014年5月1日——2014年5月10日
主办单位: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中心
承办单位: 北京过云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金石丹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
展览地点:郑州郑东新区商务外环19号农信大厦13层
联系电话:0371—87099777
付爱民·中国画作品展
文/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师、艺术学博士赵盼超
付爱民作为美术学博士属于研究型的画家。美术学博士是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方面作的新尝试,即借助博士论文写作,来加强画家对美术理论和技法的研究,藉此提升画家的整体素养。十几年来,美术学博士的数量与日俱增,付爱民属于其中的佼佼者。他的第一个突出处在于他所作的研究没有离开田野乡间,没有离开第一手的资料,所以作的研究更具有说服力和应用价值。他的第二个突出处在于他综合的理论把控能力。这种能力基于他长时间的理论积累。这不是每一个博士生都能具备的。他的第三个突出处在于没有扔掉对美术技法的探究和画面形式语言的探索。很多美术学博士以为到了博士阶段,技法就不重要了,过分强调观念,结果导致作品缺乏形式美感和表现力。以上三个方面反映出,付爱民在美术学博士群体中属于专业能力较为突出的。
从付爱民创作的大量美术作品来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在造型上依托扎实的素描解剖基础。作为人物画家,对人物整体造型把握以及人体解剖结构的掌握是必须的,也是决定画家专业水平高低的重要参照因素。付爱民曾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接受过扎实的素描基本功训练。这种训练为他以后从事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础。我们可以看到最近几十年来在工笔人物画中取得突出成就的画家,都是依托于扎实的素描解剖基础的。工笔人物画的当代性和创新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我们吸收了西方写实造型和明暗光影方面,付爱民对造型的娴熟把握,同样在这一方面有所体现。我们看他的《浴水狂欢》、《罗梭江畔》、《只闻人声未见人影》等作品,无论是勾勒填色,还是没骨画法,都离不开“形”这个基础。
二是吸收了传统线描表现技巧。中国画是讲究“以线造型”的,是讲究“一笔成形”的,在勾勒线条时,容不得半点犹疑,须借助线条的辗转、粗细、浓淡、顿挫,一气呵成完成对人物形象的描绘而神采毕现。付爱民对于中国画传统线描技法有过深入的研究和临习,曾出版《韩熙载夜宴图临摹技法》一书,讲授古代人物画临习心得。又参与线描研究会的工作并多次参加线描艺术展,这都反映出他在传统线描技法的当代性转换方面,作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努力。他最近几年画了一系列罗汉题材的作品,都是在继承了古代佛教绘画造型样式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中国画的线条艺术维系着中国艺术精神的根脉,也是画家传统功底扎实与否的体现。
三是开拓了传统没骨画法。中国古代工笔画有两种主要的表现样式,一是双钩画法,一是没骨画法。通览古代工笔画史,可见勾勒填彩为主,没骨晕染为辅。付爱民在工笔画技法方面的探索旨在创造既继承传统精华同时又有时代精神、符合当代审美习惯的艺术样式。所以他作了很多创新性的努力。对于传统中国画而言,最难突破的是线条,因为线条与宗教绘画、书法艺术联系密切,而这两种艺术在当代已经式微,所以画家能拓展的空间是有限的。其他诸如光影明暗、解剖结构、色彩调配等,皆是传统艺术少涉及的,所以有很大探索余地。
付爱民在这几个方面,着力不少,在探索当代没骨画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都知道没骨画法在古代不占主流的症结在于其弱化了线条而强化了色彩。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特别是以汉文化为主体构造起来的审美体系是摈弃色彩的,正所谓“五色令人目盲”,强调“笔墨最为上”,认为“运墨而五色具,是为得意”(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所以不主张表现物象的固有色,更别说条件色了。那么既然我们能够吸收明暗光影入画中,为何不能吸收当代色彩调配的研究成果入画中呢?基于以上思考,他尝试用清淡的色彩借助微妙色差来表现人物形象及植物、山石、水气等自然物象。《罗梭江畔》、《只闻人声未见人影》即为其例。他尽量把同类色的色差弱化到几乎看不出差别的程度,通过层层晕染以及明暗转化,让画面呈现出水汽氤氲的秘境之象。他的这种“新没骨”画法加强了色彩在画面中的表现力,也契合了滇西南热带气候色彩丰富的的特点。
我们可以看到,付爱民作为具有较为扎实学术功底的研究型画家,具有较为开放和包容的视角。他对传统艺术的精华,是在扬弃的基础上吸收借鉴的。他对20世纪以来中国画领域特别是工笔画领域开创性的成果,是在探究的基础上选择利用的。这些吸收和探索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了一些新的面貌和风格。需要指出的是,在即将到来的百年,中国画以什么样的面貌和风格呈交给下一个世纪,无从推断。不过只要多一些探索者,对于面临“当代性”挑战的中国画而言,总会多一些新的希望。
付爱民
付爱民,1972年生,锡伯族,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摄影系主任、文化创意产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创作中心副主任;中国美协中国线描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理事;国家211工程与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学科组成员;中央民族大学教育部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大展情况
1994年《人.自然.存在》入选八届全国美展;
1995年 荣获95中国体育书画大展获优秀奖;
1996年《太行秋韵》入选青年水墨画展;
1997年《高原藏女》获第三届民族百花奖全国少数民族美展铜奖;
2002年《蕉阴淡然》获首届全国中国画线描艺术展 优秀奖;
2009年 “当代最具潜力青年画家四人工笔画展”;
2013年《跌倒的搏克手》入选“浩瀚草原——中国美术作品展”;
2014年《滇梦清凉》 入选“七彩云南·多彩贵州——中国美术作品展”
教育背景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本科;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李魁正先生、毛水仙女先生;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少数民族艺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李魁正先生。
虫草姑娘 69×137㎝ 2014年
贤良居士肖像 纸本彩墨 四尺 2014年
达摩说法图 68×135㎝ 2014年
藏族老人 69×138㎝ 2013年
看门罗汉 金纸工笔 35X46㎝ 2013年
探手罗汉 金纸工笔 35X46㎝ 2013年
八阵图 纸本线描 33×72㎝ 2014年
出行图 纸本线描 33×72㎝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