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炎中国画展在艺展中心隆重开幕
2011年3月31日,张群炎中国画作品展在东莞艺展中心隆重开幕。广东省文联主席刘斯奋,东莞市领导刘树基、庞国梅、王道平,南城区领导钱超、陈志坚等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张群炎系东莞南城人,曾任东莞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东莞本土实力派知名书画家,本次展出的140余山水画是张群炎退休近10年来的创作积累。作品形式多样,有9米长的巨幅长卷,有斗方立幅,也有扇面小品、写生稿等,作品题材全部是大山大水。广东省文联主席刘斯奋在开幕式上称赞张群炎笔下的山水气势磅礴,笔墨清劲有力,富有生活气息。参观者予以高度评价。
自然情怀寄予高山流水
岭南画派大师黎雄才,曾为张群炎的画题了四个字“高山流水”。张群炎认为,这四个字非常符合自己绘画的题材和心境。他说“对高山流水情有独钟,每一次创作都是与大自然情感的交流”,为了写生、创作,他退休后几乎走遍了祖国名山大川。几年间已两进山峡、三上黄山,其余如峨眉山、长白山、丹霞山、莽山等均有涉足。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吸取了丰富的绘画养分,写满了十余本写生画册,勾画了无数画稿。
墙上一页,废纸三千。在画展的140多幅画背后,是无数的写生稿、创作稿,以及大量的临摹积淀。在学校时参加美术班,在工作时便临摹名家字帖、画册,退休后走遍全国名山大川写生。张群炎笑言,他的美术历程,得到了三位“老师”的辅佐。
第一个老师,是中国传统的书画经典作品。书法上,他临摹王羲之、黄庭坚等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字帖。中国山水画上,他学习范宽、董源、黄公望、石涛等名家名作。通过大量临摹经典作品,打下了深厚的基本功。
第二个老师,是大自然。张群炎喜欢画山水画,在他看来,山水画来源就是大自然,所以创作山水画时,一定要请教大自然。“没有退休以前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写生,退休以后时间可以自己掌握了,我就经常到外地去写生。”张群炎说。北到长白山,南道莽山,西面到西藏、云南、贵州。无论是西藏的雪山,云南的热带雨林,都让他留下了厚厚的写生画册。
有一些地方,他不止去了一次,因为即使同一处的景致,也会随四时变化而不同,比如黄山,他近几年每年都去一次。
而第三个老师,就是现代著名的艺术家的作品。比如黄宾虹、李可染,还有一些岭南著名画家的作品,都是张群炎的“老师”。
“吸取各家之长,作为退休生活的一个很丰富的生活内容。”张群炎自谦,这是他举办的第一个画展,希望这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不是什么成就,只是一种文化的修养”。
令专业画家倍感震撼
在展会现场,有少前来参观的专业画家,他们对于张群炎都是推崇有加,表示倍感震撼,不仅震撼于作品的深厚创作功力,同时也震撼于作者的创作激情,以及对祖国山河的深厚感情。
广东省文联主席刘斯奋说,“张群炎在传统绘画的笔墨上下了功夫,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然后走遍全国的名山大川,师法大自然,其笔下的山水大气磅礴,显示了鲜活的现代气息和自然活力。”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陆鹤龄表示,张群炎先生的画不仅有很好的艺术功底,很有气魄,而且创作如此丰富,这是很多专业画家做不到的。
清华大学教授宋涤更是高度评价:“他作为一个业余画家,能画得这么好,我感到非常震惊,我觉得够国家专业画院的一级美术师水平,非常了不起。”
中国著名美术评论家、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主编贾德江,专门为张群炎的作品撰写评论:“张群炎的山水,我认为最显著的特点,是他有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对传统的热爱使他没有背离传统而另起炉灶,而是在回归传统文人画的笔墨内涵和气质的基础上,重视笔墨意象的营造,强调视觉表现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