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文博会首次开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里,广东凉茶、海南黎族纺染织绣技艺、青海加牙藏毯、湖南蓝印花布、东莞龙舟制作等20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曾“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现代科技和创意结合后,都开始迈出了产业化的步伐。而文博会则为“非遗”的市场化提供了一个国际化大平台。
走出“深闺”
期望将艺术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
时尚而又富有艺术感的陶瓷花瓶、精致裱装的农民画、造型独特的竹制收纳盒和书架、高雅的竹制沙发和茶几……踏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龙门农家客厅”,俨然进入了一个东南亚风格的情调小屋,农家客厅的核心元素龙门农民画正是惠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门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慧红告诉记者,龙门的农民画起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民间美术骨干和部分下乡知识青年创作的宣传画。而后,在不断结合和借鉴“战士画”、工人画“年画”、“农民画”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具有浓郁岭南文化色彩的龙门农民画。
2007年,龙门大力开发农民画的衍生产品,以龙门农民画图案为母本,开发了挂画、麻布画、木板画、挂历、服饰、礼盒画等多种衍生产品,同时,把农民画的产业化发展工作与建设旅游强县工作捆绑在一起大力推进,希望把农民画的艺术欣赏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
尽管做出了衍生品,但是农民画的文化影响和市场价值仍不大。如何才能把农民画这个“非遗”产业做强做大呢?龙门又将农民画与龙门的另一张名片南昆山的竹子联系在了一起。经过菲律宾设计师团队富有创意的打造后,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民画的“种子”,在龙门特产南昆山竹子的“土壤”里,转化为一个品格时尚优雅的“农民客厅”。
不只是农民画,湖南蓝印花布、青海堆绣、江西连四纸等“非遗”也都开始尝试“走出去”。
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覃保来教授说:“蓝印花布制作而成的裙子、挂品、床上用品等在邵阳、衡阳等周边城市很受欢迎,纯手工蓝印花布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青海堆绣传承人乔应菊也告诉记者:“堆绣今年是第二次参加文博会,原本用于展出的绣品也被人买走了。”
江西含珠实业有限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甘浪生则表示:“下一步要建立厂房,把现代科技的手段融入到连四纸的手工生产中。”甘浪生希望连四纸在文博会上能吸引出版商的注意。
走向市场
产业化道路坎坷期待政府扶持
在非遗馆里,众多“非遗”传承人和保护者告诉记者,“非遗”大多数是手工艺术品,产品纯靠手工完成,产量有限,这是制约其产业化的一大瓶颈。然而,通过文博会这块市场化的“试金石”,许多“非遗”项目开始找到突破的路径。
覃保来说,邵阳有七八个家庭手工制作的蓝印花布受到了浙江一家机器生产蓝印花布厂商的青睐,“这家工厂生产的蓝印花布出口日本,他们承诺有多少要多少,这说明手工蓝印花布在国外有市场。”覃保来说,在政府的支持下,下一步准备投资建立手工生产厂房,并开始培训技师和传承人,“不过,能不能把这条路走好,能否把这个产业做大,我们还真没有底。”
覃保来底气不足主要缘于“非遗”保护的不力和后继无人的现状。
蓝印花布的处境极具代表性,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遭遇了同样的困境。
“没有政府的资助,绣品也没有多少经济效益,因此,年轻人都不愿意学堆绣了。”乔应菊说。
而作为有几百年历史的泰顺木偶戏的最后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永昌则更多了一份落寞,“现在很少有人喜欢木偶戏,商业演出很少,过去政府每年还会支持70场下乡演出,现在演出也减少了,戏团生存艰难,连我自己也只能是业余来做。”传承人们希望政府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能多给予支持,“这样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和技艺才能传承下去。”
也有观点认为,“非遗”的市场化传承有必要进行区分。中国设计艺术院院长、山东省文联主席潘鲁生参观了“非遗馆”之后表示,“‘非遗’中除了手工艺术品可以市场化外,其他的是没有多大市场的,那就需要政府给予足够的扶持。”
贵州马尾绣牵手深圳香云纱
两大“非遗”欲合作创新古老民族技艺
深圳香云纱牵手贵州水族马尾绣,两项古老的技艺欲合作开发出创新性的“民族艺术奇葩”。14日,在深圳文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香云纱”展位上,国家级“非遗”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马尾绣与深圳“非遗”活化品牌“香云莎”服饰及“御品云莎”礼品品牌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携手开发创新旅游商品。
据介绍,作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贵州三都水族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一种现存最古老而又最具有生命力的原始艺术,被称为刺绣的“活化石”,是研究水族民俗、民风、图腾崇拜及民族文化的珍贵艺术资料。
而起源于广东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手工制作的植物染色面料,也是一种昂贵的纱绸制品。深圳东门晒布路昔日重要遗产“香云纱染整技艺”是2008年入选深圳市第二批市级“非遗”保护名录的民间传统工艺。“香云纱”俗称“黑胶绸”,是目前世界纺织品中唯一保留纯植物与矿物染整的丝绸面料,以南方盛产的植物薯莨汁液浸泡、晒涂,再用含氧化铁成分的矿物泥染色,经反复晾晒、发酵、水洗而成。这种布料软滑挺括,乌黑发亮,因为穿着行动时会沙沙作响,所以民间称之为“响云纱”,又因为谐音,进而有了美丽的名字“香云纱”。
香云纱(香云莎牌)系列服饰为深圳市首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原产地地理标志”的注册保护品牌,是深圳唯一获此认证的服饰品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