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立即注册
全国艺术网,全国商家联盟,全国艺术黄页,全国艺术新闻,全国艺术联盟,全国艺术家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讯 » 活动预告 » 正文

业内人士:有鉴定证书的文物,一般是赝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9-11  浏览次数:477
近日,因5位“权威鉴定专家”为一假造文物“金缕玉衣”开出24亿元天价评估,致使银行损失5.4亿元的骗贷案件曝光,将文物造假、虚假鉴定等问题推向风口浪尖,也引发公众质疑:文物、艺术品鉴定证书究竟靠不靠谱?艺术品鉴定市场为何如此混乱?本报记者采访有关业内人士,探寻文物和艺术品鉴定市场真相

近日,因5位“权威鉴定专家”为一假造文物“金缕玉衣”开出24亿元天价评估,致使银行损失5.4亿元的骗贷案件曝光,将文物造假、虚假鉴定等问题推向风口浪尖,也引发公众质疑:文物、艺术品鉴定证书究竟靠不靠谱?艺术品鉴定市场为何如此混乱?本报记者采访有关业内人士,探寻文物和艺术品鉴定市场真相。

 虚假鉴定有多普遍?

 业内人士:有鉴定证书,一般是赝品

 提起假“金缕玉衣”案,接受采访的几位业内人士均表示对虚假鉴定现象早就见怪不怪了。

 “艺术品、文物造假自古就有,因为成本很低,利润极高。”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告诉记者,随着艺术品交易的日益繁荣,艺术品民间收藏投资热情高涨,催生了大量的市场鉴定需求。而造假的泛滥,又进一步刺激了文物、艺术品鉴定市场的繁荣。

 一方面,老百姓迫切需要了解购买的是否是真品;另一方面,一些赝品只要经过所谓权威机构权威人士的鉴定“漂白”,就会披上真品的外衣,堂而皇之地流入正规交易市场。

 “该案折射出当前艺术品鉴定市场的混乱。”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甘学军说。现在艺术品鉴定证书已经泛滥成灾。一些鉴定机构、鉴定中心为了能够收取费用,一般都鼓励文物、艺术品收藏者、投资人开鉴定证书,通过鉴定证书收取鉴定费。“既然是鉴定,就应该有真品鉴定证书和赝品鉴定证书,但事实上,市面上都是真品鉴定证书。”甘学军说,于是出现只要给鉴定费就开证明的情况。

 许多拍卖公司都害怕看到这种证书。“我们过去的经验证明,凡是拥有鉴定证书送来拍卖的艺术品,一般都是赝品。”甘学军说。

 真伪鉴定有多难辨?

 大量伪专家活跃于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真伪鉴定到底难不难?

 “艺术品鉴定、文物鉴定十分复杂。”甘学军坦言,目前技术鉴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如对材料的认定等,但对于艺术品来说,存在历史、文化、审美等人文因素,导致很多鉴定行为仍以主观经验为主。

 真伪鉴定难,还在于部分专家职业道德的丧失。“拿此次假‘金缕玉衣’案来说,一个普通收藏者怎么可能同时拥有如此贵重的两件文物呢,这是违背基本常识的。”甘学军说,“不排除一些专家在利益面前把持不住,出卖了自己的良知与声誉。也有可能部分专家因为年事已高,在晚年有看走眼的时候,被人合伙做局利用了。”

 陈履生介绍,鉴定难一个重要方面在于目前很多专家都不是真正的专家,现实生活中,大量伪鉴定专家活跃在艺术品交易与鉴定市场。

 “有的专家被冠以极高的头衔,所谓世界某鉴定委员会主任。根据个人经验,一看到这类头衔,我都认为存在伪专家嫌疑。目前各大电视台出现的民间鉴宝节目,出现的所谓权威专家,连圈内人都不认识他们。”

 公众对专家的认识也存在误区。不少人以为在专业机构任职的工作人员都是专家,或者以为某领域的专家就能在另一个领域担任专家。但隔行如隔山。研究玉石的不一定懂书画。这一方面要求没有鉴别能力的专家不能不懂装懂,另一方面也要求公众敢于对专家进行质疑。

 鉴定行为有无监管?

 监管缺失、法律缺失,暗藏巨大风险

 既然鉴定专家队伍混乱,是否有法律法规对鉴定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呢?

 “目前国内艺术品鉴定市场处于‘三无’状态:无法律管、无机构管、无人管。鉴定者无需对鉴定行为负责,也不承担风险。”一位在鉴定行业从业几十年的专业人士向记者坦陈。

 其实,艺术品收藏自古就有,过去之所以没出现这样大规模造假行为,源于传统社会对诚信道德的尊崇。上述专业人士介绍,过去,民间收藏主要通过古董商等中介维系。该古董店只有诚信经营,才能长久地维系下去,因此对声誉极为看重。老百姓也能够把自己的收藏品拿去鉴定,得到权威与中肯的估价。而今,在短期高利益的驱使下,几乎没有真正权威的民间鉴定机构了。

 在欧洲,艺术品鉴定市场有一套完善的市场机制进行约束和规范。例如,鉴定师需为鉴定行为承担风险后果,民间有专业、权威的鉴定机构对艺术品进行权威鉴定。此外,法律对商业欺诈行为有严格规定,一旦认定存在欺诈,将进行严惩,导致造假者一贫如洗。

 

陈履生认为,鉴定行业只是造假市场中的一环,目前假艺术品从制造、鉴定、流通到馈赠、回收已经形成一个庞大产业链,其中暗藏着巨大的风险。

 甘学军指出,由于监管的缺位,诚信道德观的沦丧,不少人以牟取高利润为目的,出具一些不辨真伪的鉴定证书,一些不规范的拍卖公司拿“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品质”的国际拍卖惯例做挡箭牌,拍假卖假,实际上助长了造假产业的繁荣,对整个行业带来极大的危害。

 造假之风如何遏制?

 规范鉴定程序,让鉴定证书承担法律责任

 随着艺术品投资规模日益扩大,真伪的鉴定变得尤为关键,这也成为阻碍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国际化、专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陈履生提出,只有上升到政府层面监管,才能有效遏制大规模造假行为。除了借鉴国外法律机制外,还应通过试点方式逐步建立权威机构,重建社会公信。例如,北京画院是国内收藏、研究齐白石作品的重要机构,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齐白石研究会,树立专业形象。但该机构绝不能出现伪专家,否则就无法形成真正权威。

 有业内人士指出,应建立对鉴定者的问责机制。例如,在假“金缕玉衣”案中,几位鉴定专家的行为已经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应该追究其相应的社会责任。唯有加大惩处力度,才能让专业鉴定不再成为肆意敛财的工具。

 甘学军认为,规范鉴定证书操作程序,让鉴定证书承担法律责任成为当务之急。例如国家可以出台规定,要求鉴定证书必须由机构认证,一旦存在虚假认证,可追究机构的法律责任。再如,鉴定证书必须有认证细节描述,形成法律追责的根据。

 陈履生表示,虽然文物造假不像食品造假对个人带来危害,但是其长远危害甚至高于三聚氰胺。大规模造假行为如果得不到遏制,甚至让赝品公然流入博物馆等机构,这对认识中国文明、研究中国历史将造成巨大的伤害。

 
 
[ 艺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艺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岭南地图 | 粤ICP备11062658号-3
岭南艺术网,岭南艺术商家联盟,岭南艺术黄页信息,岭南艺术联盟,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
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2008-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lnarts.com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