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名深圳“小画家”近日结束了他们的“南法——西班牙现代艺术魅力之旅”
在这趟游学之旅中,小画家们造访毕加索、高迪、马蒂斯、塞尚等艺术巨匠的故址,零距离欣赏大师的作品,解密大师的创作灵感源泉。无论是在博物馆里写生,还是在现代艺术馆追逐最超前的艺术潮流,西方艺术家会如何指导孩子们创作?近日,深圳商报记者采访了这些游学的师生,听他们讲述“取经”感受和故事。
“混迹”于欧洲艺术
从南部法国一路向西直达西班牙马德里,来自深圳童画美术教育机构的小画家们追随着马蒂斯、毕加索、达利、高迪、米罗等大师的足迹,探索各个派别的奥妙,与这道欧洲艺术的生命线亲密接触。
在绘画风格上喜欢特立独行的初二学生饶阳梓此前并不喜欢马蒂斯的作品,因为小时候被传输了许多传统的观念,总以为马蒂斯的画太过简单,颜色过于张扬。但正是这次亲赴马蒂斯博物馆后,才发现他那简单的笔触、狂野的色彩下掩藏着一个深沉思考的灵魂。“只是简单的几笔,只是粗细之间的变化,就将人物的神态及情感表达得如此清晰饱满。这不正是绘画追求的最高境界吗?”饶阳梓对此前的偏见有些不好意思。
在法国南部小镇的塞尚故居,孩子们欣赏的不是稀世名作,而是回到150年前大师创作的时空,那时的主要原型——丘比特石膏像、窗帘、壁炉等依然历历在目完好如初,大家可以以厘米为距离做历史见证,并思索着塞尚当初在哪些角度创作这些珍品。对于这群远到的小客人,塞尚画室主人Roberta打破了拍照的“禁条”,破天荒地与大家在画室里一起合影。
似乎还不过瘾,哥特式的建筑也成为孩子们吸取欧洲建筑美学营养的课堂领地。在亚威尼农,耸立了400多年的教皇宫殿为深圳孩子带来多元的文化基因。在小画家李燕莹眼中,每一种色彩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精灵,每一栋房子都是一幅精美的油画。
抵达西班牙之后,艺术像血液像空气,肆意流淌,从博物馆到教堂,从路边的建筑群到街头的栏杆,城市无处不散发着艺术气质。像现代艺术巨匠毕加索、达利、高迪、米罗、戈雅等人都诞生于此,至今仍可见巨匠们的惊世遗作。
西班牙名画家Elisabet 在指导深圳的“小画家”。(主办方供图)
中西教育方式差异显著
对于孩子们来说,探索高迪这位神秘的世界顶级建筑大师成为重要一课。无论是奎尔公园、米拉之家还是耸入云天的神圣家族大教堂,都让孩子们震撼不已。当地一些艺术家告诉他们,巴塞罗那被誉为“高迪之城”,因为没有哪一座城市会与一个建筑师的名字如此密不可分。走在巴塞罗那的街道,高迪建筑艺术的精彩印记,从街道上的路灯和椅子,到19世纪末西班牙上流社会的礼拜堂和私家府邸随处可见。
膜拜的同时,完成一篇建筑艺术赏析报告是少不了的。“高迪的双手一定具有某种魔力,否则那些硬邦邦的建筑线条何以能变得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西班牙这片土地有什么特别,为什么能滋润培养这样鬼斧神工的艺术大师?”有学生在日记上表达了深思。
在巴塞罗那的Forma艺术中心,西班牙名画家Elisabet干脆以高迪作品为模板,指导小画家们体验创作高迪建筑,领略他的设计创作的灵感,并将从中选拔出最棒的作品。之前有德国、瑞士、加拿大等很多国家的大人小孩都来这里上课,她觉得深圳的小画家们使用颜色大胆奔放。与中国老师惯常做法不同的是,这位国际化的西班牙艺术家并不愿意做过多讲解和指导,因为“我的想法不一定代表孩子的想法”。她坦言,小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意图,点评会破坏这一切,希望保持原有的思维和风格。
更令大家意外的是,在最后的选拔环节,这位艺术家却陷入了为难境地:由于作品都传达了各自独到的艺术理解和艺术表现,令她眼花缭乱——每幅作品都太棒了,无从取舍,无从选择。“这是一种完全有别于东方式教育的西方式教育。中西文化的显著差异在教学方法上的这种反差对于受教者和施教者,无疑意义深远。”童画创办人陈学燕对此颇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