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优质资源呈现出的汇聚方向,一贯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在此背景下,以展览为主要呈现形式的当代艺术,似乎与长沙的渊源不深。
2011艺术长沙将于9月17日开幕,参展的包括张晓刚等10位著名艺术家。同一天,2011中国抽象艺术巡展也将在长沙开幕,参展的18位艺术家中有不少是领军人物。
两大当代艺术展的到来,表明长沙渐成中国当代艺术汇集的“高地”。
这次展览是学术展,而非招牌展
张晓刚,无疑是中国“最贵”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在今年的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其作品《生生息息之爱》估价2500万港元,以7906万港元成交。而即将举办的2011艺术长沙就邀请到张晓刚参展,将展出其从上世纪80年代至2010年间创作的8件经典作品。
今年,艺术长沙走到第三届。说起这个在“二线城市”举办的双年展,张晓刚充满包容。
“北上广这样的城市,现在并不缺展览,可以说好的展览都被它们瓜分了,在这种情况下,长沙还能办成一个好的展览吗?”在张晓刚看来,这个问题值得艺术家深思,而这次展览则让这种思考找到了着陆点。
张晓刚说,艺术长沙虽然在长沙举办,但也是一个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展览,“通过这个展览,艺术家和主办机构一定能够找到一个理由:我们为什么要在长沙办这样一个展览?会给长沙和艺术家带来什么?”
他坦言,自己曾尝试专门为展览创作新作品,但终因身体原因未能如愿。不过,他仍在美术理论家的帮助下,在自己的现有作品中挖掘出新的线索:人和风景。
“从最早1980年代的作品,一直到2010年,我的作品里始终有一条线索,做一个展览,把它在纸张、钢板上表现出来,这就是我要做的。”张晓刚进一步解释说,风景呈现在画面上便不再是简单的山水环境,更多的是艺术家内心化的语言,“没有真正的风景,一切都是艺术家心目中的概念。”
张晓刚希望,通过本次展览,与各方观众交流探讨。基于此,他把这次长沙之行看做一次学术展览,而非简单的招牌展览,“因为参展艺术家展示的作品,都是自认为最好的、最新的,这样的展览会很生动、有活力,而不是简单地把已经有的东西进行一个排列。”
感觉到的东西用画表达
说到作品的学术价值,张晓刚显得非常谦虚。“这个不应该问我,要问策展人、批评家,我的工作只是把我感觉到的东西,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之后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这个就要由专家和社会来评估,不能由我说了算。”张晓刚说。
在张晓刚看来,画家本身必须片面,“如果不片面,就画不出好的画来。”因此,听一个画家的评论,只能做一个参考。相比之下,中国的美术评论系统是较为健全的,从1980年代以来,一直与美术创作保持着良好的、平行的关系,双方并不是简单的互动,美术批评甚至刺激了艺术创作的迅速发展。
“我所说的美术评论系统,主要包括批评家、媒体、展览、机构等环节,它们能够探索问题、主张方向,给美术创作以引导。”张晓刚认为,这些环节的表达往往具有学术的研究性和文献性,能够提供中国艺术史料。不过,与国外比起来,中国的美术评论须提高自己的专业性与独立性。
“我根本不是亮点,只是一张老脸”
张晓刚坦言,他不喜欢创作当下题材,而对历史题材情有独钟。这是因为他主张在创作中保持距离感,就像观众在看他的画时也有一种距离感一样。
“我跟社会的关系,更多的是作品跟社会的关系。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就觉得,做人越普通,作品才越好。只有这样,我们也才不会把很多时间用在处理社会关系上。”
张晓刚的创作路径是成功的,无论从学术还是市场的角度来判断。正因如此,有人把2011艺术长沙看做是他一个人的展览。对此,张晓刚断然否定。“我根本不是亮点,只是一张老脸。”
张晓刚认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误判,是因为大家对艺术的理解不够深刻,“不能因为他的画价格高一些、经常在媒体上出现,你就觉得他不可替代,或者可以替代一切,这是非常片面的。”
对于本届艺术长沙,张晓刚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我认为它在前两届的基础上,应该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张晓刚还向主办机构提供一个建议:一定要有主题,“在这个主题下,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角度去表达,这样的展览相对集中,也就有话题、有意思了。”按照张晓刚的建议,主办机构将本届艺术长沙的主题设定为“解离”,“这个主题不是根据已有画作总结出来的,而是预先设定的,然后艺术家独立去创作。”张晓刚说,“至于怎么解离,我似乎还没想清楚,留给大家去思考吧。”
除了鲜明的主题,2011艺术长沙请来独立的策展人、学术主持人,这些都符合“双年展”的惯例。
在张晓刚看来,这次展览还有一大创新,就是请来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参展,“这次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出生的都有,不光是艺术家,批评家队伍也是一样,为参展艺术家写文章的,甚至有年轻的80后批评家。”张晓刚笑着说,长沙是充满历史感和活力感的城市,这个展览也充满历史感和活力感,一定能为中国当代艺术写下精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