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体验表演的机会,更好的发展表演艺术,培养和选拔表演人才,培养演艺新童星。少儿影视戏剧表演班现招收少儿表演艺术学员。
培训目标:
以普及艺术知识,进行艺术方面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为目标;
培养开发孩子的艺术潜能,使之在艺术熏陶中感悟人生;
培养孩子拥有与众不同的气质和鲜明的个性、坚定的信心、创造的活力,这些都将是孩子宝贵的人生财富;
将为孩子提供一个展示自己艺术才华的舞台。通过声、台、形、表的综合训练,激发孩子对表演的兴趣、愿望和信心;
培养孩子良好的欣赏习惯和能力及想象力、创造力、合作能力 、参与意识、评价能力、责任感等,全面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心态,促进孩子自信心的形成。
报名条件:
1、年龄6岁以上的小朋友,性别不限。
2、有表演欲望的小朋友,自发愿意学习表演课程。
3、家长非常支持孩子通过表演学习锻炼性格,增强孩子的表达能力、表现能力、理解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
教学模式:
本教学模式为金字塔教学法。是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制定的,专门针对少年儿童表演教育的教学模式。经多家培训基地联合定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初级课程为普及教育,主要是激发儿童对表演的兴趣、愿望和信心,不设立任何的考试制度,使儿童能没有负担的学习表演,实施快乐教学。
中级课程是在初级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专业系统化的训练,发现每个学生的表演特点和表演天赋。在此阶段根据每个学生的表演天赋和自身特点,有侧重点的进行个别辅导。
高级课程,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不同的教学内容,目的是更深层次的挖掘学生的表演能力,为演艺界选拔有资质的演艺小童星。
课程设置:
学制与教学形式:封闭式教学,每四个月为一期(每期15次课,共30课时),每周一次课(45分钟一节课,2课时)。
● 表演课:表演基本功入门,经过学习练习,培养孩子在表演中的信念感和真实感;通过进行表演生活片断、及情景角色模仿和小品训练,达到学生表现力的全面增强。
● 形体课:基本功训练,(体形、体态、体态语等),使孩子掌握如何用形体表现力表达情感,塑造形象。
● 台词课:基本台词功底训练,通过诗歌、歌谣、绕口令、故事等练习。学会以气带声,用气说话,在正确发音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增强夸张式的语言表现力,学会用有心理感受的生活化的语言来表演。
●影视赏析模拟课: 通过观看影片和分镜头的拍摄讲解,使孩子了解在镜头前如何表现自己。排除孩子对摄影机和灯光等的陌生感,体会拍摄实感。
教学特点:
1 、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开发与培养,重视基础技能的训练,着重开掘和提高学生自身的个性魅力,解放天性。注重打开学生们的想象力、自由展现自身的魅力和性格特点,为学生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 、重视教材的合理安排,分阶段教学,结合影视创作的特点,课堂使用摄像设备进行教学,使表演教学更系统、更规范、更科学。
3 、注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积累,坚持“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的原则,让学生有意识的深入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进行艺术创作。
4 、强化“实践第一”的教学量配比,表演艺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重视以理论指导艺术实践的教学方法。
●学习期间,有机会与国内资深教授及演员见面交流,分享表演经验。
●互动性教学,老师可根据学员特点进行个案辅导。
●声、台、形、表专项训练,培养孩子专业化、多元化的表演风格。
●现场录音录像,全面感受镜头前状态,提高孩子在镜头前、舞台上的艺术表现。
●在演艺班的学习成果都将通过对比拍摄、光盘记录、汇报演出等形式全面向家长和学员展示。
● 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员的综合能力。
语言艺术培训班
主要讲解内容(30课时):
第一章.语言语音
一.语言语音声音基本功
1、普通话、语音规范化
2、音节及音素、元音及辅音
3、声母、韵母、声调
4、语流音变(轻声、儿化、变调、语气词“啊”的音变)
5、词的轻重格式
二.呼吸发声基本功
1、发声方法
2、发声特点
3、呼吸方法
4、吐字归音
三.主持人具备的素质
(训练:气、字、声综合训练)
第二章.语言表达
一.备稿
1、对稿件的层次心中有数
2、概括主题
3、稿件的背景
4、目的
5、重点
6、基调
二.感情的运动状态
1、对象感
2、情景再现
3、内在语
三.表达感情的基本语言技巧
1、停(顿)、连(接)
2、重音
3、语气
4、节奏
四、即兴口语表达
(训练:示例分析、训练)
第三章.综合练习
一、训练原则
1、综合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统一性原则
4、弥补性原则
5、个性化原则
6、记忆性原则
二、语体练习
1、寓言、童话、故事
2、散文、诗歌
3、杂文、议论文
4、新闻播报语体(简讯、消息、通讯、报道)
三、即兴口语练习
1、口头描述
2、口头复述、评述
3、现场主持
授课目的:
一、培养普通话语言表达能力
二、增强自信心
三、培养兴趣爱好,挖掘潜能、开发天赋,为走向成功奠定基础
授课方式:(授课特点轻松、诙谐、幽默)
一、授课、训练、互动结合
二、共性与个性结合